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越通訊員謝國裕
“濱海新區將遵循五大發展理念,不斷加快推進港、業、城聯動發展。”日前,濱海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堯在接受茂名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濱海新區將繼續按照“港、業、城”三位一體的總體要求,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找準核心競爭力,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優勢,充分挖掘和培植海洋優勢產業、特色人文旅游產業,以重大項目為主抓手,以港口建設為重點,以產業發展為龍頭,全面鋪開“港、業、城”聯動濱海發展各項工作。
茂名日報: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濱海新區第一個完整的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作為茂名實施濱海發展戰略的主戰場,請問濱海新區在這一年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陳堯:2016年既是濱海新區第一個完整的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新區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環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團結帶領全區干部群眾,遵循“五大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港、業、城”聯動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代的各項任務。
港口開發方面,億噸大港建設的關鍵性工程茂名港博賀新港區東西防波堤工程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東防波堤工程已完成總長度的97%,西防波堤工程已完成總長度的86%。粵電煤炭碼頭自建防波堤已基本完工。廣州港通用碼頭工程2016年9月已動工建設。與茂石化共同投資建設的博賀新港區東區30萬噸原油碼頭、東區化工碼頭等項目已達成合作意向,東區化工碼頭附屬設施已完成一期工程圍閉及部分場地平整工作。
產業發展方面,新區正逐步形成符合地區發展實際的實體產業集群和產業集聚效應。啟動了茂名石化產業園區4.5平方公里電城區的區位調整工作。粵西LNG項目已開展前期工作,LNG造陸項目即將開展施工招標。粵電集團2×100萬千瓦燃煤電廠項目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冼太故里景區第一期核心景區300多畝建設初顯規模。浪漫海岸二期工程項目溫德姆酒店已正式營業。放雞島公園正在全面升級改造。電城鎮工業園區規劃和建設卓有成效。博賀鎮漁業生產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新城建設方面,博賀灣新城框架全面拉開,配套設施不斷完善。茂名港大道南段改線和延長線工程主車道已達到通車條件,博賀灣大道一期工程、冼太路改造工程已完工,325國道電城段改擴建工程路面改造完成3.2公里,新城東路已開工建設,茂名博賀灣大橋及東連接線工程已舉行開工儀式,保利茂名大都會首期已開盤預售,高州市人民醫院濱海新區分院已完成概念性設計方案,博賀疏港鐵路建設出資方式已基本明確,濱海新區起步區供水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博賀灣大道(一期)污水處理廠(首期)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博賀灣新城東片區土地一級開發項目(東灣片區)正進行陸域回填。電城鎮加強東部控規管理,城鎮布局基本形成。博賀鎮新農村建設踏上快車道,擴建“綠色長城”和打造“黃花梨村”等活動成效顯著。
茂名日報:新區將如何按照“港、業、城”三位一體的總體戰略要求去具體謀劃發展?
陳堯:按照“港、業、城”三位一體的總體要求,我們正充分利用茂名的優勢,找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優勢,充分挖掘和培植海洋優勢產業,打造自己的經濟中心,以重大項目為主抓手,以港口建設為重點,以產業發展為龍頭,全面鋪開“港、業、城”聯動發展各項工作。在港口開發上,面對新區港口要迅速發展而腹地范圍過小的形勢,同步啟動博賀新港區與吉達港區以及作為腹地的茂名港大道沿線與吉達港后方土地的開發,全面鋪開建設,打破腹地對港口發展的制約;抓住濱海發展的重點和突出中心城區的地位,著力打造創新型臨港產業集群。在產業布局上,加強與茂名石化的合作,發展石化行業(精細化工);依托現有的洛湛鐵路、包茂高速、原油管道,以及規劃的LNG管道、成品油管道等集疏運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借力國家南海開展戰略發展相關產業,如液化天然氣(LNG)、可燃冰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產業,海洋礦產冶煉產業,海洋裝備制造業、船舶修造業,海洋生物加工業;大力發展旅游業等。在新城建設規劃上,保證城市建筑與自然景觀的協調融合,嚴格劃定城市景觀的控制線和控制點,在城市建設中切實保護環境,維護自然景觀的原生態,并做好清水系統、綠道慢行系統、公共交通系統、引水系統等各方面城市建設配套工程的規劃。
茂名日報:濱海新區的海洋資源自然豐富,同時歷史人文資源也一樣底蘊深厚,如區內的海絲遺跡已列入全省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濱海新區將怎么統籌利用和發展這類優勢?
陳堯: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冼夫人文化品牌,協同推進相關產業發展。
一是擬爭取各方支持,從市級層面統籌組織推進冼夫人文化建設事宜,成立茂名市冼夫人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冼夫人研究會,啟動將冼夫人文化申報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相關工作等。二是不斷擦亮冼夫文化名片,利用海內外冼夫人文化認同,以茂名濱海新區海絲遺跡列入全省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為契機,積極爭取將冼太文化打造成為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文化名片;積極謀劃推動冼夫人紀念館、冼夫人博物館的建設,努力推進在冼太故里景區打造“亞太·卓越女性論壇”等事宜,不斷拓展冼夫人研究和冼夫人文化推廣平臺;以冼夫人文化為宣傳抓手,整合資源,大力推進新區濱海旅游和歷史文化旅游發展。三是找準工作著力點,把冼夫人文化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把弘揚“唯用一好心”精神與創建文明城市有機結合起來,建設文明和諧幸福新區,打造亮麗城市名片;大力開展冼夫人文化系列推廣活動,協調成立冼夫人研究院和基金會,深入探討和挖掘其精神財富;利用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女性學實踐教學基地和女干部培訓基地落戶冼太景區的契機,協調該校開展弘揚冼夫人精神各項活動;利用冼夫人丈夫馮寶是北燕王室(今遼寧朝陽市)后裔的歷史姻緣,加強與遼寧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動冼夫人文化走向北方走向全國;發揮各地茂名商會的作用,及以傳承冼夫人軍糧文化遺產的炒米餅企業為載體,推動冼夫人文化在全國各地開枝散葉。
原文鏈接:http://paper.mm111.net/shtml/mmrb/20170109/584485.shtml
|